言潘小说馆>青春>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四百一十八章 谁更隐忍?
    这是为什么?在轲比能的认识当中,他认为,环境,是环境的问题。华夏中原,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人类生活在这些地方,哪怕依然会有疫病灾害,战争**。可绝对不会有如大漠当中的可以摧毁一切,可以将一个城池,一个部族都一下子灭亡的自然灾害。当然,就算有,但是,大汉中土,无数的城池,无数的人口基数,让汉人总不会被灭绝。也不可能被灭绝。

    轲比能的心里,是很想也一起迁徙进华夏境内。可是,他却信不过蹋顿,也不想受蹋顿所制,不想自己的鲜卑族成为乌桓族的附属部族。所以,在现在,乌桓部族远远强大于自己的鲜卑族的时候,自己的部族,就得要隐忍,避开乌桓族的锋芒。默默的在草原上埋头发展,等到自己的部族正式强大的时候,再取代乌桓族,号令大漠草原,再如今日的乌桓人一样,杀入华夏,进据华夏。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却要更保险得多,如果这次,当真的让乌桓族成功,进占华夏,那么,他在关外,就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可以让自己的部族更快速的壮大起来。十年、二十年,百年之后,关外草原,将会是鲜卑族的天下!

    当然,最关键的,就是要阻止新汉朝的掘起,如果华夏,有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朝廷,那么,无论如何,他的鲜卑族都没有真正强大,真正可以长盛久兴的可能的。所以,他非常的在乎,非常的关心这一次进攻大汉的事。

    他不是蹋顿那么的目光短浅,不似蹋顿这般骄傲自大,心里,更加没有蹋顿心里所想的那种自以为自己的兵力从多,实力强大,就一定能够打败新汉军,就能够杀进大汉,灭了新汉朝的想法。相反,他在担心,担心万一乌桓大军败给了新汉军之后,自己的鲜卑族会陷于一个更加困难的境地的问题。

    如果他是蹋顿,在已经集结了近两百万族人,上百万可战的骑兵的时候。又在收到了辽东公孙度归顺新汉朝的消息的时候。自己绝对不会还那么的悠闲的在这里喝酒,在这里左拥右抱作乐。他认为,反正都在等约定的日子,都要将大军开赴到山海关前的,那么,还不如先率军灭了辽东公孙度再说。

    灭了辽东公孙度,对于乌桓族及他的鲜卑族来说,都有着许多的好处的。最起码,可以先行解决一个随时有可能在自己背后插刀的威胁,又可以从辽东掠夺得大量的物资。

    可惜,蹋顿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派军攻取辽东,现在,再收到了新汉军已经出关主动出击的消息,但蹋顿还没有行动。这实在让轲比能感到心急,为乌桓族,为自己的鲜卑部族的前途感到担心。

    要知道,当年的匈奴人又是如何的强悍?那时候的新汉军,才是一支刚组建不久的军队,却可以灭了更强悍的匈奴人。现在,难保新汉军会有什么的手段打败蹋顿的乌桓大军啊。

    轲比能在担心。但他并不明白,蹋顿现在的心境,现在的心思。

    对于蹋顿来说,他也并非当真的是那种目光浅短,并非是那种一无是处的人。相反,他亦是一个懂得隐忍,城府极深的人,并且,具有雄才大略的人。要不然,当初在天镇,他会为了息止与新汉军的战争,而把自己最为迷恋痛爱的妃子红月送给刘易么?

    从这些事上来说,蹋顿,也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