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往年的时候割谷子都是把杆子也挑回来,晒干后还得用木棍一翻抡打,这样是不是太费劲了?如果谷子割下来,能马上在田里脱粒了,这样不就省事多了。”

    陈孝才好笑道:“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收谷子的,在田里脱粒那谷子不会落入泥巴里吗?捡都捡不起来,可就要饿肚子的。”

    “我是说做个打谷机,可不是拿着箩筐放下面就用棍子打。”

    “哪有什么打谷机,我怎么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没干系,咱可以想法子做啊!那船还不是别人想法子造出来的。”

    说着便把前世农村家里的打谷机的样子描述一遍,可是陈孝才不知道她说什么一脸懵的样子,她只好跑去哥哥房里拿了纸笔,她一边说让陈孝才一边画。

    等图片画好之后,陈孝才表示很疑惑,这样的打谷机真的可以把谷子脱粒?那铁丝为什么要做成弯的?打谷子的木棍可是直直的。

    “唉呀!爹,你把他做出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嘛!如果弯的不行咱再做成直的,这办法是想的,总要见到实物了才知道需不需要改,凭空想象总会有不足之处。”

    “说的也是,是我着相了。”说着点点头,“踏板、谷仓这些用木头做的,咱自己就可以做好。两个大小齿轮和所有要用铁的,都需要去定做,而且尺寸一定要精准。”

    燕妮看陈孝才在苦思着要怎么做,久久没有说话。

    “爹,我觉得咱可以把它都用木头先做出来,然后试试,如果发现那里用木头的不合适,再换成铁的不就好了吗?”

    陈孝才一拍大腿,“诶!这个法子好,都是木头做的,那里不合适就改那里,哪些要换成铁的,就把哪部分拆了,让打铁师傅照着样子打,这样子准没错。”

    打谷机的方案总算是初步完成了,陈孝才是个行动派,决定要做了就马上搬来木头开始动工,燕妮也希望能快点做出来,就在一旁递递东西打打下手。

    晚饭过后,陈孝才和李氏商量着雇人的事情,燕妮就拿了书本带着两个妹妹认字写字。

    第二天她们家又热闹了,原因是她家要雇三个短工,还要定下几家煮猪食的,这些活半大的孩子就能干。

    谁家没有几个孩子啊!家里的田地又少,靠那点出产就没有哪年不饿肚子的,现在好了,有事儿做谁不挣着抢着干啊!

    本想着雇人是很容易的事,没想到大家这么积极,最后为了公平,只好请来村长大伯。

    她们家有一百头猪仔,目前都是喂煮熟的番薯叶,现在还小每天要做三十桶猪食,等大些可能一头猪一顿就要吃半桶,这个量就有些大了,为了确保他们能每天都按量完成,最好是多雇几家。

    后来按照劳力少和贫困家庭优先,煮猪食的就雇了十户人家,还有打扫猪圈的又请了俩个,这俩人是要轮流在那边守夜的,所以工钱是不一样的。

    鸡场那里的人是李氏单独去请的,请的是隔壁家的黄大婶子,大婶子是干净利落的人,和李氏很是要好。

    又是三天过去了,陈孝才居然把打谷机做出来了,他兴奋的在院子里哈哈大笑,大家听到声音都跑出来看,以为发生了什么事。

    燕妮看着这打谷机模样是像了,就站在打谷机上用手推了两下滚筒,又在踏板上踩了踩,诶!这古人的智慧真高啊!才几天时间就把打谷机做出来了,居然还没有那里不对,唯一就是那齿轮不是铁的,不太顺溜。

    燕妮对着陈孝才竖拇指,“爹,真行啊!”

    其余三人对着前面这个大家伙左看右看,都不知道干什么的。

    “娘,以后咱们收谷子就轻省了,这个叫打谷机,它可以在田里就能把谷子脱粒,就不用把杆子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