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来一根很粗的木头,一头凿一个四方形的孔,将木舂安装在上面。另一头凿出一个大容器。木头中间画出一个合适的位置,凿一个方形的浅坑。

    石碓一侧的地面上,算好距离,安装一个结实的四方木桩作为支点,将一头装了木舂一头凿好容器的木头拿过来。那个方形的浅坑对准木桩装上,这样整套设备就算完成了。

    余景徽弄了一根碗口粗的竹子,将竹节打通,从水渠里引水到那根木头的容器里。

    容器里装满水,容器这一头就会下沉,将木头另一端的木舂高高抬起。与此同时,容器里的水就会倒出,重量立即减轻,紧接着被举得高高的木舂就会往下砸,直接打在地下的石碓里。

    然后容器继续装水,循环往复,可以自动完成舂稻谷。

    这套设备构造和原理都特别简单,也很古老,是余景徽以前走南闯北见到过的。

    虽然效率完全比不上用电的机器,但他贵在环保,也不需要任何成本,而且简简单单就解放了双手。

    比起这里的人们全靠人力将稻谷舂成大米,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而且这东西什么都可以舂,不仅限于稻谷。

    试验成功后,余景徽如法炮制,也在这里盖起一小间茅草屋,把剩下的茅草都利用上了。

    还剩下怎么把粮食快速弄干燥的问题。

    水磨旁边还有一块足够大的空地,余景徽用石头和碎瓦片,在平地上砌起一个拱形中空的凸起的东西,再用粘性很大的泥土把缝隙都堵住。

    然后用石头在拱形凸起的四周砌起墙,拱形的两头与墙齐平,一头是烧火的炉子,另一头是排烟的出口。

    砌墙的小房间里,用木头分隔成几层,可以在上面放粮食。炉子里一旦烧了火,就可以烤干里面的粮食,还不会被烟熏到。

    墙的四周专门预留几个可以开关的口子,用来调节气流和温度。

    最后他把从老宅里拆下来的玻璃窗当做房顶,盖在这个小烤房的顶部。

    一个晒烤两用的半智能空间就做好了。

    天气好有太阳的时候,阳光透过玻璃照进空间里,会使里面的气温升高。放在里面的粮食比露天晾晒要干得快。有了墙上通风口的调节,也不至于温度过高把粮食烤坏。

    如果遇到下雨天,就在下面烧火,调好合适的温度,慢慢烤干粮食。

    同样的,这个地方也不仅限于烤粮食,什么蘑菇木耳竹笋鱼虾等等,万物皆可烤。

    院子边上,三个小屋立在那里,看上去别有一番景象。余景徽手巧,审美也在线,做出来的东西实用又好看,他很满意。

    花了一整天做完这些,累是累了点,但余景徽心情不错。

    冲了个澡,拿起之前画的图纸,准备继续琢磨房屋改造的事情。

    这时候杜小勤他们刚好放学回家了。

    余景徽抬头一看,杜小勤低着头进门,闷闷不乐的。杜星辰和杜家豪兄弟俩脸上也有一层薄薄的阴霾。

    “怎么了丫头?上学遇到什么事了?”余景徽放下手里的本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