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潘小说馆>灵异>为官 > 第八十四章纵横捭阖!
    杜言闻声就一摇头:“当然不是这样高秘书,从法律意义上说,双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主体公司,双方之间有的是某种合同机制而不是从属或是内部关系,另外关于在职工公司的劳务购买的素质方面也是有一定保障的,譬如说改制后的三年里,购买劳动量的工资报酬要在原重机厂工资的基础上重新降低安排,这是为了尽最大努力降低成本,按照工人的具体技术能力划分等级。然后每个等级的工资最低按原重机厂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五、六十、和五十分出档次。对于那些派遣出去的工人如果不服从厂方管理的,重机厂方面有权要求职工集体公司的派遣量,如果始终不能达到要求就做相应的减薪处理,直至对这个职工停止派发劳务合同。”

    杜言说到这停下来,他觉得有些口渴就顺手拿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两口,当他把杯子放下之后,坐在一旁的乔洛蔚端起红泥茶壶缓缓的为他蓄上了水。

    这个情景落在远处的宋嘉逸眼中,让他不禁先是一愣,随后把手里剩下的红酒一口喝干。

    高玉兵的手又伸向旁边的录音机,可随即又无所谓的一笑收了回去:“杜主任,你也知道咱们现在聊的这些东西是要给二老爷子过目的,所以有些事说透了最好,这样才能给老爷子们做个参考,也才不会因为咱们年轻人以后因为经验不足,办事鲁莽出了岔子,所以咱们今天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么样?”

    杜言呵呵一笑应了一声,他把身子靠在沙发里看着高玉兵,同时心里暗暗佩服高玉兵不愧是宋佑勃身边调教出来的人物,不但言辞犀利,更是隐隐有股磅礴大气,估计不久之后,也许这位高秘书就可能要有一番作为了。

    高玉兵这话听上去似乎平常,不过杜言却是听出高玉兵固然是在提醒自己老老实实,不要耍花枪,同时也是在暗示告诉他,完全没有必要顾忌什么,尽管敞开来说就是,即便说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以宋佑勃那种真正的通天人物,要想碾死个小小的县处干部,那可真是连点事都不算,所以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想及这里,杜言在暗暗感慨所谓权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不过是雕虫小技的差别,同时心里却是更加提醒自己,面对这位不简单的高秘书要格外小心,至于背后的宋佑勃,这时候杜言反而不那么担心了。

    毕竟对于宋佑勃这样的人来说,他要面对和思考的,绝不只是眼前的种种现状而是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里可能会对国家造成重大影响的政治决策,所以任何一种思维或是主张到了他那里都会被剥去外面那些用道德,理念或是正当性为外衣的外壳,而去真正看待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对宋佑勃来说,没有所谓对错,重要的是有没有实际用途!

    不过对高玉兵,杜言却不敢掉以丝毫轻心,高玉兵越是显出这种轻松随意的样子,杜言就越是提醒自己要冷静沉着,因为高玉兵很可能就在这种轻松的气氛里,忽然向他提出某个可能会引出很大麻烦的问题。

    果然,杜言刚一点头,高玉兵就笑着问到:“杜主任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我看到你的建议上说,按这个设想成立的工人集体股份有限公司显然是由工人共同参股组建的,那我想问问你,你认为这样的一个公司应该怎么确保工人的利益,毕竟一旦原重机厂撤销,那么这些工人就等于和原单位脱离了关系,那么不论是否成立工人集体公司,其实都和被完全推向社会没有本质区别,我想知道你在解决了现有工人的劳动问题的同时,怎么解决他们将来的劳保问题,还有就是关于原来的重机厂退休工人的劳保问题你怎么解决,这些可都是息息相关的。”

    听着高玉兵不动声色,却忽然提出这么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杜言在暗呼厉害的同时,心里却是不由闪过个奇怪的念头。

    只是现在他顾不得想这些,而是顺着高玉兵的话介绍着:“职工集体公司实行的的确是股份制,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是为了从一开始的重机厂划分中能最为详细的区别出工人的具体利益,以前我们始终说国营企业就是国家所有,而集体企业就是大家所有,可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很模糊的,而且一旦遇到如平陵重机厂这种需要进行彻底清算改制的企业,事情就变得很复杂了。”

    杜言说着又习惯的端起桌上的茶杯,不过当他发现茶杯是满的时,他不由略显意外的向旁边的乔洛蔚看了一眼,可随即继续说下去。

    “虽然和原厂脱离了关系,可工人之前的工龄,技术级别,获奖情况都要由职工集体统计计算然后变成贡献分数,这个分数是做为将来确定每个个人在公司里的股份数量的具体量化标准,譬如我知道重机厂有个青工标兵,他技术好有能力又肯钻研,据说他在水平定衡挤压机上的一个创造性修改,可以让一台机器的达标率提高几个百分点,这样的工人就可以在将来入股的时候多分到一些股份,这样就确保了工人的积极性,至少让人们明白,并非换了个名称就又是每天都拿那份死工资,有本事的人不但会多拿,甚至可以在每年公司半年分红的时候得到更高比例的分红。”

    杜言认真的解释着,看到高玉兵在随手做着记录时有时候会停下来,杜言也就放缓下来,同时重新整理一下思绪,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才是之前一切的关键!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过,职工集体公司在原重机厂撤消后,应该获得在编土地的百分之四十,而重机厂股份公司在使用这些土地的时候要向职工集体公司支付土地租赁费用,这笔土地租金的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应该是做为每年的股份当期分红,其余的百分之二十就要做为职工的劳保互助积金。

    至于原重机厂到了五十岁,而又没有到正式退休年龄的工人,可以选择在股份公司提前退休。按照其退休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五预支生活费,直至达到退休年龄。

    退休之后,他们可以每月领取由集体公司发放的百分比退休工资,不过这段时间里按月偿还之前的预支款,在完全偿还完毕之后,再按百分之百的退休工资全额领取,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全缓冲掉很多人忽然没了工作时候可能会遭遇的问题。”

    “百分之三十五?”高玉兵微挑了一下眉梢“杜主任,这个比例是不是有些低了?另外你认为这种方式会不会太激烈了些,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工人正是最艰难的时候,你考虑过这种激烈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吗?”

    听着高玉兵的疑问,杜言心里却是一阵暗暗苦笑。

    九二年的时候,虽然全国的大中型国企已经纷纷呈现出早先十几年当中快速转型期时弊端带来的种种问题,可是却依旧在苦苦支撑。

    同时虽然很多企业已经到了快要揭不开锅发不出工资的窘境,但是绝大多数工人却依旧相信企业总会有好转的一天,正因为这个,虽然处境艰难,可依旧很少人主动离开企业自谋生路。

    至少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多少年观念的普通人们看来,即便再困难,国家总也不会抛弃工人阶级。

    这样的想法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几乎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观念,但是当时的人却绝不会想到,只不过短短一年多之后,整个国家就会随着企业改制的滚滚车轮带动下,在高速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向前猛冲,而这个猛冲的代价,就是为了给这趟经济列车减负,而被纷纷扔下车去的所有包袱!

    百分之三十五很低吗?